蒽环类药物能够插入肿瘤DNA,阻止DNA复制,并能够抑制Ⅱ型DNA拓扑异构酶,阻止DNA解旋正常进行,蒽环类分子结构的醌部分,还通过产生活性氧发挥细胞毒性作用。
1959年意大利Farmitalia研究所的Aurelio Di Marco领导的研究团队从一种未经鉴定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ecies)放线菌培养液中分离一类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红色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含有蒽环结构,在较低剂量下,能够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和实体型瘤小鼠恶性肉瘤(Sarcoma 180),但未见可以影响试验动物的生存率。
不久之后该团队从意大利阿普利亚(Apulia)土壤分离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的培养液中得到具有抗肿瘤活性并能够延长生存率的 Daunomycin(柔红霉素)。1963年法国 Rhône-Poulenc公司报道从蓝斑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ruleorubidus)培养液中分离出具有抗肿瘤作用抗生素(Rubidomycin),之后Rubidomycin被证明和Daunomycin是同一种物质。1969年WHO使用Daunomycin作为柔红霉素的通用名。
1967年Farmitalia研究所的Frederico Arcamone等人从波赛链霉菌的变异株中得到另一种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Doxorubicin)。与柔红霉素相比,多柔比星在14位上增加一个羟基,抗肿瘤活性更强,毒性更低。
之后合成了数百个蒽环类的类似物,除柔红霉素和多柔比星之常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包括伊达比星(Idarubicin)、表柔比星(Epirubicin)、阿柔比星(Aclarubicin)、吡柔比星(Pirarubicin)等。柔红霉素和伊达比星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不仅对白血病和淋巴瘤有活性,对多种实体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和脑癌)也有抗肿瘤活性。
关于蒽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初发现能够插入DNA中发挥抗肿瘤作用。1984年K M Tewey等人的研究显示,蒽环类药物的是Ⅱ型DNA拓扑异构酶(Top2)的抑制剂(K M Tewey., 1984)。
DNA在解旋时,会发生打结。DNA拓扑异构酶会暂时将要打结或已打结的DNA切开,将结打开或实现解松。切断一条链而改变DNA拓扑结构的称为Ⅰ型DNA拓扑异构酶,切断二条链的称为Ⅱ型拓扑异构酶。抑制Top2使DNA不能正常解旋,阻止DNA的复制和表达。蒽环类分子结构的醌部分,还通过产生活性氧发挥细胞毒性作用。
影响蒽环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是原发性与获得性多药耐药(MDR)及心脏毒性。1967年C Tan等人首次报道了柔红霉素会引起心肌病(C Tan., 1967)。
2012年Sui Zhang等人研究显示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是由于抑制了心肌DNA拓扑异构酶Ⅱβ(Top2β)(Sui Zhang., 2012)。抑制Top2β会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细胞凋亡通路和及产生氧化应激反应(ROS)。
目前主要通过制成脂质体制剂,减少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药物在脂质体包裹下,减少心肌暴露量。由于肿瘤血管的通透性增强,脂质体更容易到达肿瘤,而肿瘤易发生淋巴回流受阻,有助于脂质体在肿瘤内富集。
免责声明:相关信息仅限药物研发参考使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和准确!
关注“药研苑”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
我们提供如下咨询服务:药品信息发布、药品立项、市场前景分析、医院及药品零售市场分析、药品市场调研及制定推广策略、国外药品引进、国内批文转让、上市前后临床试验设计、药品彩页及主图设计、药品推广PPT制作。您可以关注公众号“药研苑”后,在主页面发送消息,咨询相关服务。
横切线®为注册商标
Copyright 2020 横切线®药研苑 备案号:粤ICP备1804137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