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去势药物目前主要包括GnRH类药物,以及抗雄激素药物。
1927年Lamuel McGee和Fred C. Koch报道从20公斤公牛睾丸中提取得到20克物质。将这种物质注射到被阉割动物体内时,可以恢复它们的雄性特征。
1931年Adolf Butenandt从警察尿液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雄激素作用的物质,将其称为雄酮(Androsterone)。1934年Leopold Ruzicka实现雄酮的人工合成。
1935年Károly Gyula David等人使用和Koch类似的方法,提纯得到活性更高的雄激素类物质,将其称为睾酮(Testosterone)。同年Adolf Butenandt和G. Hanish报道实现睾酮的人工合成,不久Ruzicka和A. Wettstein也报道了睾酮的合成方法。之后的研究证实雄酮是睾酮在肝脏内的代谢产物。
1941年Huggins和Hodges发现雄激素对前列腺癌具有促进作用,而去势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前列腺癌。
1971年Andrew V. Schally报道发现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后续研究显示周期性注射GnRH受体激动剂能够促进垂体释放促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而持续性注射GnRH激动对LH和FSH的释放起到强大的抑制作用(BP E Belchetz., 1978)。
由于LH调节睾酮释放,因此持续注射GnRH激动剂能够抑制睾丸分泌睾酮实现化学去势。1981年,T W Redding和Schally的动物实验表明GnRH激动剂对前列腺癌具有抑制作用(T W Redding., 1981)。
之后GnRH激动剂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治疗。GNRH激动剂的一个缺点是在治疗初始,睾酮激增引起肿瘤发作。而GnRH受体拮抗剂,由于无内在促进LH分泌作用,无引起肿瘤发作作用,起效迅速。
除了调节GnRH通路的药物之处,抗雄激素药物也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第一代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前列腺肿瘤易产生获得耐药性并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第二代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对于雄激素受体的拮抗作用更强,能够增加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早期第二代雄激素受体,由于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可引发癫痫。新的第二代雄激素受体安全性相对更好。
免责声明:相关信息仅限药物研发参考使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和准确!
关注“药研苑”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
我们提供如下咨询服务:药品信息发布、药品立项、市场前景分析、医院及药品零售市场分析、药品市场调研及制定推广策略、国外药品引进、国内批文转让、上市前后临床试验设计、药品彩页及主图设计、药品推广PPT制作。您可以关注公众号“药研苑”后,在主页面发送消息,咨询相关服务。
横切线®为注册商标
Copyright 2020 横切线®药研苑 备案号:粤ICP备1804137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