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注册
会员中心
进入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内分泌系统用药 > 降糖药物 > 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
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

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
资讯:0条
更新:2024年5月30日

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和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都属于肠促胰岛素(Incretin),能够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GLP-1还能够并且能够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共同发挥降糖作用,此外GLP-1能够抑制胃酸和胰腺消化液的分泌以及胃的蠕动排空,并能够减少食欲,降低热量摄取,实现降低体重。同时激动GIP和GLP-1受体能够发挥协同作用


收藏
基本信息
详细内容

1902年E. H. Starling和W. M. Bayliss发现肠道能够分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激素,促胰液素(Secretin)(J H Henriksen., 2000)。1906年,Moore B 发现肠道提取物能够降低血糖,结合当时对胰腺胰岛功能的认识,其推测肠道能够分泌一种促进胰腺调节血糖的激素(B Moore., 1906)。1929年,La Barre通过实验验证了肠道黏膜提取物中含有能够调节血糖的物质,,并于1932年将其命名为肠促胰岛素(Incretin)并(Jens Juul Holst., 2019)。

此后30年,关于肠促胰岛素的研究,停滞不前。直到1964年,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McIntyre., 1964; Elrick., 1964)分别报道了口服比注射葡萄糖更有效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肠促胰岛素再次进入研究视线。

1970年,J. C. Brown等人从肠道提取物中纯化出一种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激素,称之为胃抑制肽(GIP)(J. C. Brown., 1970)。1973年,J Dupre等人发现GIP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作用,即高葡萄糖浓度之下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低葡萄糖浓度之下作用减弱(J Dupre., 1973)。因此GIP也被称为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简写相同)。1983年,R Ebert等人的研究显示,去除肠道提取物中的GIP,只使肠道提取物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减少30%,提示存在另一种肠促胰岛素(R Ebert., 1983)。

1981年,P K Lund等人克隆出琵琶鱼胰高血糖素(Glucagon)原的氨基酸序列(P K Lund., 1981)。1983年,G I Bell等人克隆出仓鼠胰高血糖素原的氨基酸序列,并发现仓鼠胰高血糖素原除了包括胰高血糖素的氨基酸序列,还包含两个与胰高血糖素同源的氨基酸序列,分被称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G I Bell., 1983)。

之后的研究显示,GLP-1能够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强于GIP。另外,还发现GLP-1能够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与其促进胰岛素分泌共同发挥降糖作用。GLP-1除了具有降糖作用,还能够抑制胃酸和胰液的分泌,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减少热量摄取,降低体重(详细内容...)。

随着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陆续上市,并取得巨大成功。在GLP-1的基础上,通过多作用靶点,开发降糖和减肥作用更强的药物,成为倍受关注的开发路径。由于GLP-1和GIP都能葡萄糖浓度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并且二者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同源性,使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的开发成为可能。

第一个进入临床研究的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是诺和诺德Novo Nordisk的NNC0090-2746(RG7697),通过混杂GIP和GLP-1肽链结构,以及在C端接入和艾塞那肽Exenatide相类似尾部肽链序列实现GIP和GLP-1双重激动作用。此外,还在肽链的C端通过引入一个赖氨酸(Lys,K)残基,使用γ-谷氨酸(γGlu)连接子,接入和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Liraglutide)一样含有16个碳原子脂肪酸链,实现按日给药。由于2期临床试验并未显NNC0090-2746与利拉鲁肽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Juan Pablo Frias., 2017),并诺和诺德快已成功GLP-1受体激动剂周制剂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最终诺和诺德放弃进一步开发NNC0090-2746。

第二个进入临床研究的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是礼来Eli Lilly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研发编号LY3298176),也是通过混杂GIP和GLP-1肽链结构,以及在C端接入和艾塞那肽Exenatide相类似尾部肽链序列实现GIP和GLP-1双重激动作用。此外,肽链第20位的赖氨酸残基通过AEEA和γGlu连接子,接入一条与司美格鲁肽相似的含有20个碳原子二元脂肪酸链,实现按周给药。2021年,Juan P Frías发表替尔泊肽治疗2型糖尿病3期临床试验SURPASS-2的研究结果,无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还是降低体重替尔泊肽5mg、10mg及15mg剂量组均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1.0mg剂量组(Juan P Frías., 2021)。

药物 肽链序列和结构 X:Aib

1
11
21
31
GLP-1(7-37) HAEGT FTSDV SSYLE GQAAK EFIAW LVKGR G
GIP YAEGT FISDY SIAMD KIHQQ DFVNW LLAQK KNDWKHIT
艾塞那肽 HGEG XFXSD LSKQM EEEAV RLFXE WLKN GGPSSGAPPPS
NNC0090-2746 YXEGT FTSDY SIYLD KQAAX EFVNW LLAGG PSSGAPPPSK
K: K-γGlu-C16 Monoacid
替尔泊肽 YXEGT FTSDY SIXLD KIHQK AFVQW LIAGG PSSGAPPPS
K: K-(AEEA)2-γGlu-C20 Diacid



免责声明:相关信息仅限药物研发参考使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和准确!


关注“药研苑”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


我们提供如下咨询服务:药品信息发布、药品立项、市场前景分析、医院及药品零售市场分析、药品市场调研及制定推广策略、国外药品引进、国内批文转让、上市前后临床试验设计、药品彩页及主图设计、药品推广PPT制作。您可以关注公众号“药研苑”后,在主页面发送消息,咨询相关服务。



相关企业

横切线®为注册商标

Copyright 2020 横切线®药研苑 备案号:粤ICP备1804137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