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匹配两种不同的靶向抗原,与单克隆抗体相比更具有优势
1961年,A Nisonoff等人将两种抗体进行重组,得到由异抗体单体形成二聚体,并能够同时识别二种抗原的双特异性抗体(A Nisonoff., 1961)。
1988年,J S Huston引入单链可变区域(J S Huston., 1988),从而避免了同时表达二种抗体,重链与轻链发生错误配对,但由于同二聚体和异二聚体都会形成,使异二聚体双特异性抗体的生产纯化效率,依旧不高。
1996年,J B Ridgway通过引入旋钮入孔技术,即使用一个较大氨基酸残基替代CH3 结构域上一个较小氨基酸酸残基(T366Y)形成旋钮结构,并相应的使用较小的小氨基酸酸残基替换另一条链上较大氨基酸残基(Y407T)形成孔洞结构,使异二聚体的收效达到57%(J B Ridgway., 1996)。
1998年,A M Merchant通过引入在J B Ridgway旋钮入技术的基础上引入S354C: T366W/Y349C: T366S: L368A: Y407V突变,使异二聚体的收率达到95%(J B Ridgway,1998)。
之后更多的技术逐渐引入到双特异性抗体的生产工艺,极大简化了双特异性抗体的制造过程。
由癌症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易对于单克隆抗体产生耐药性,而双特异性抗体由于匹配两种不同的靶向抗原,与单克隆抗体相比更具有优势。
免责声明:相关信息仅限药物研发参考使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真实和准确!
关注“药研苑”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
我们提供如下咨询服务:药品信息发布、药品立项、市场前景分析、医院及药品零售市场分析、药品市场调研及制定推广策略、国外药品引进、国内批文转让、上市前后临床试验设计、药品彩页及主图设计、药品推广PPT制作。您可以关注公众号“药研苑”后,在主页面发送消息,咨询相关服务。
横切线®为注册商标
Copyright 2020 横切线®药研苑 备案号:粤ICP备18041379号-3